Friday, 20 September 2013

【韩国文化】韩版中秋节,秋夕 (추석)

     中秋佳节,大家对于农历八月十五的印象是什么呢?美丽的玉兔嫦娥传说?唐代李朴的《中秋》?香喷喷的莲容月饼与中国茶?还是皎洁明月下高挂的彩色灯笼?大家是否知道韩国人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所庆祝的秋夕节和我们从小熟知的中秋节有什么不同呢?

     韩国人农历的八月十五为“秋夕”(추석),也就是我们所庆祝的中秋节。秋夕可以说是韩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韩国人眼里,秋夕与农历新年的重要程度其实不分伯仲,根据小编的老师所言,韩国人非常重视秋夕的庆祝,有的时候其排场甚至比农历新年来得更为隆重。


基本上,秋夕是韩国人扫墓並用新收获的谷物和果实祭祀先祖的日子,游子们也乘着秋夕假期回乡探亲扫墓(类似小编家乡的清明节)。所以每年的“中秋”假期,韩国都会上演“大迁移”的壮观场面。火车票和大巴票非常难买,对于平均每家有1.5辆车的韩国来说,很多人都是开私家车回乡,所以高速公路上堵车十分严重。小编的老师更是乘着秋夕连假,提前三个月就预定了回乡的机票,而且据说距离秋夕一个月前,各大航空公司票已经售罄,可怕程度可想而知。

秋夕传统习俗
秋夕的清晨,韩国家家户户都会摆好新谷、水果酒、松饼、芋头汤和各式各样的水果祭拜祖先。韩国传统上是由长子继承家族的正统,因此秋夕祭拜祖先时,均是兄弟们到大哥家里祭祖。祭典开始时,男人们都要恭敬地站立在祭桌前,主祭的家族长子要先把家里的大门打开,意指请老祖宗进到家里来。然后回到祭桌前,烧香、献花与献酒,率领家庭成员行叩礼。在祖宗们享用祭品的时候,主祭者要向家人介绍祖宗的光荣事迹,追思父母及祖上的恩德,然后卜问祖宗是否已享用完祭品。完毕后,主祭者再率领家族成员对祖宗行叩礼,恭送祖宗。祭祖仪式完毕后,大人们将祭酒喝掉,然后开始吃团圆早饭
除了祭拜祖先外,秋夕还有扫墓(성묘)的习俗,一般是在秋夕前一天或前两天举行,近代则多在当天举行。因为韩国人的祖坟一般都在山上,所以祭扫祖坟被称为“上山”。秋夕“上山”是一年中最重大的事情,即使有天大的事,也不能耽误了“上山”。
秋夕传统食物
     中秋节吃月饼,韩国秋夕的传统食物又是什么呢?秋夕传统文化的代表食物非松饼 / 松片(송편)莫属了。在韩国有一句俗语叫“做得好松饼,嫁得好人家”,意思就是韩国女孩子从小就要学做松饼,要为“嫁得好”而努力奋斗,做得越好的姑娘会嫁的越好。韩国人吃松饼就相当于中国人中秋节必吃月饼,除了品尝它们的美味,更多的是传达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坚持。


松饼呈半月形,以芝麻、栗子泥或豆茸作餡,放於一层松针上蒸熟,帶有松香味,因而得名。撮糯米粉時,常会再加入一些植物的汁液,令外皮帶有不同顏色和味道,如绿色的艾蒿、粉紅色的百年草、黃色的梔子花等,色彩鲜艳,也有一些不加其他汁液、呈白色的。然後酿入馅料,之後放在松针上蒸熟。由於是用作祭祖的祭品,要選用秋收最好的米,而且要全家人一起做,一面做餅一面說 ’德谈‘,既吉利、祝福和赞美的话语。
至于形状来源则是由于半月是由亏转盈的意思,把滿月視為從盈转亏,因此松饼呈半月形,寓意進步、發展、趨向圆滿。当然由于时代的变迁,现代的松饼颜色与形状早已经是五花八门,可以说创意无边,有些甚至漂亮得光是看着口水都快留下来了。

传统民俗活动

传统上来说,秋夕节当天,韩国人会穿着传统的服饰(韩服)出游。会到景福宫、韩国民俗村、国立民俗博物馆、南山韩屋村等地进行踢毽子、打陀螺等各种秋夕民俗活动。有时候,还有机会欣赏到韩国女性一起玩跷跷板的场面,穿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的女孩在跳板的尽头一起一落,那飘落的长裙像绽放在空中的花朵,非常美丽。忙了一天,月亮升起,属于女性的时刻到来了,家家户户的女子穿上美丽的韩服,在皎洁的月光下围成一圈翩翩起舞,跳起美丽的“羌羌水月来” 舞。“羌羌水月来” (강강술래)就是数十名妇女手拉手围成圈,一边唱着“羌羌水月来”,一边绕圈转的游戏,是专属于女孩子的舞蹈。据说,在壬辰倭乱期间,李舜臣将军和倭寇交手。为了威慑侵略者,李将军让女人们也穿上军服,排列成队,将山峰团团包围起来,敌人看到李将军的千军万马,心里非常害怕从而败下阵来,于是后世便流传下来这种舞蹈。
而现代韩国人更多的是举家出游,到各大旅游胜地游玩。平日为生活奔波忙碌的家人们乘着秋夕,家族同乐畅游,老少共享天伦之乐。韩国子女在秋夕当天回家和家人团聚,视为对父母长辈孝顺的一种表现。
在韩国,秋夕是法定公共假期,所以很多商店都不营业。有的商店甚至会休息3-5天,所以朋友们如果在秋夕来到韩国务必注意哦 =)。

p/s : “추석(秋夕)”也可称为 “중추절(仲秋节)”或“가배(嘉俳)”。而向亲朋戚友送礼亦是過中秋节的习俗。所以英文亦把秋夕叫做“韩国感恩节”(Korean Thanksgiving Day)。

最后祝大家中秋愉快,月圆人团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